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无题二首·其一

鲁迅〔近现代〕

大江日夜向东流,聚义群雄又远游。
六代绮罗成旧梦,石头城上月如钩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长江的水日夜向东流去,号称“聚义”的“英雄”又要“远游”了。
历史上的六朝繁华早已成为旧梦,石头城上挂着如钩的弯月显得景象更加凄凉。

注释
大江:指长江。
聚义群雄:指国民政府内部各派系的聚会。1931年5月,蒋介石在南京召开“国民会议”,不久,反蒋的孙科等人离开南京,又于广州召开“国民会议”,成立新“国民政府”,与蒋记“国民政府”唱对台戏。远游:指国民政府政客失势时的“避暑”、“出洋考察”一类的把戏。
六代:南朝的吴、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都建都于南京,故称六代。绮(qǐ)罗:轻软的丝织品,这里指人们衣着讲究,形容都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据《鲁迅日记》1931年6月14日:“为宫崎龙介君书一幅云:‘大江日夜向东流……。’又为白莲女士书一幅云:‘雨花台边埋断戟……。”’后均收入《集外集拾遗》。1931年春天,国民政府内部派系斗争激化,鲁迅有感于时政,便作此诗讽刺国民政府内部的勾心斗角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金鹰.橄榄小集:中国人事出版社,2004年:353-355页

赏析

  这首诗用讽刺的口吻,含蓄地描写了国民政府军阀政客的争权的闹剧。首句“大江日夜向东流,聚义群雄又远游”中,因南京在长江边上,故以大江东去起兴,“聚义群雄”是作者用讽刺的口吻称呼国民政府军阀政客,表达了对他们的鄙视;“又远游”则写了政客之间互相利用的丑行。他们在利益一致的时候,相互利用;利益不一致时,互相拆台分裂,甚至上演兵戈相见的丑剧,“又”字突出了这种互相勾结,既而又分裂争斗的状况的频繁。第二句“六代绮罗成旧梦,石头城上月如钩”中,“六代绮罗”写六朝时,南京古都歌舞升平、温香软玉的太平盛况,“月如钩”则写了现时南京城凄凉的状况,二者之间对比强烈。“六代绮罗”暗喻了蒋介石政府梦想维持的政权团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无题二首·其一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首句以大江不息的东流象征时间的无情流逝与历史的滚滚向前;次句是对国民党政权内部的这次内讧的讽刺;后两句说在南京反动政府统治下,南京城一片冷落,繁华成空,剩下的只有一弯冷月空照在石头城上。这首诗格调深沉,实含有深刻的讽刺意味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牛虎相斗

佚名〔近现代〕

  天长县民戴某,晨出,其妻牧牛于野。平日,其犬时时从之,是日俄入草从而不出。戴妻怪之,牵牛寻之。未百步,见虎踞丛中啮犬,大骇。虎见人至,弃犬趋人,戴妻奔之不及,为虎所搏。牛见主有难,忿然而前。虎又释人而扑向牛。二物交加哮吼,虎张爪牙,牛以二角抵击。逾时,虎力竭,仓皇逃窜,牛竟胜虎。戴妻乃得免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梅岭三章

陈毅〔近现代〕

一九三六年冬,梅山被围。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,虑不得脱,得诗三首留衣底。旋围解。

断头今日意如何?创业艰难百战多。
此去泉台招旧部,旌旗十万斩阎罗。

南国烽烟正十年,此头须向国门悬。
后死诸君多努力,捷报飞来当纸钱。

投身革命即为家,血雨腥风应有涯。
取义成仁今日事,人间遍种自由花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七律·洪都

毛泽东〔近现代〕

到得洪都又一年,祖生击楫至今传。
闻鸡久听南天雨,立马曾挥北地鞭。
鬓雪飞来成废料,彩云长在有新天。
年年后浪推前浪,江草江花处处鲜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